答: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知识遗忘的过程、特点与原因。(P82)答:⑴知识遗忘的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中首创用无意义音节字表作为记忆的材料,以学习成颂后相隔时间作为横坐标,以重新学习比初学达到同样记忆水平所节省的时间百分比为纵坐标,构成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保持曲线,它表明,在遗忘过程中发生的量变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即在学习结束的较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很快,遗忘的内容很多,随后,下降的趋势变得较为缓慢,遗忘速度和数量都有所减少,最后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不再变化。
⑵知识遗忘的特点。
艾宾浩斯、里德和泰勒的研究表明知识遗忘具有如下特征:首先,遗忘是一种普遍和自然的现象;其次,机械学习的材料和具体事实若无及时复习,其遗忘迅速且量大,而有意义学习的材料,一般概念和原理则不易遗忘。
⑶知识遗忘的原因。
a.衰退说。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
b.干扰说。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的缘故。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同化说。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d.动机说。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也称为压抑理论。
答:⑴及时复习
由于遗忘进程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复习一定要及时,当天学的课程一定要当天复习,这样可以缓解大规模的遗忘,节省学习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时间和次数的适宜
复习时间和次数的正确分配,是记忆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适当的“过度学习”很重要。
⑶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复习不等于简单重复,如果适当变换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就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益,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答:学习迁延(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照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5.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P20-22)答:学习迁移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形式训练说,认为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难度及其训练价值,学习要想取得重大的迁移效果,必须经历痛苦的过程。这种理论对当今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⑵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要素,尤其是隐含在不同外在表现形式中的相同要素,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⑶经验概括说,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不同内容中所隐含的共同原理揭示出来,并使学生充分内化,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灵活有效地学习。
⑷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学习者“顿悟”突然发现两种学习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认为只有学习者发现一种学习中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将已掌握的这种关系应用到新的学习之中,迁移才能发生。这个理论启示教师,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表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隐含在深层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于其他的学习情境中。
⑸认知结构说,由奥苏贝尔提出,强调的是学习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他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分别是:认知结构的概括性、可辨别性和巩固性。
答: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而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真创造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而类创造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
7.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P3)答:⑴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⑵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⑶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
⑷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答:品德也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体的道德面貌,它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指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采取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9.社会学习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P54)答:社会学习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这一认知过程的实质就是替代强化,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
10.简述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教育策略。(P57-62)答:个体品德的形成是包含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将社会环境和教育情境所提供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不断内化的过程,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身体力行逐步养成道德行为的过程。
⑴态度定势的形成。
态度定势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当前事物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倾向,在品德形成的初始阶段,作用较为明显。态度定势对人的心态乃至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有其两面性:积极与消极,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定势。
⑵道德观念的确立。
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认识的反映,其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主要涉及两个因素:了解道德规范和进行道德评价。
⑶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反映人的内在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认识鉴别功能和动力调节功能。学校教育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通过具体的道德情境,培养直觉的道德情感;通过文艺作品或先进人物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通过说理培养伦理的道德情感。
⑷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信念是道德活动的理性基础,是个体对自己要遵循的道德观念的确信。对于教师来说,在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经验的同时,应利用道德情感的催化作用,有意识地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并且发挥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这样就能从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
⑸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行为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个体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和诱惑,需要进行道德抉择和行为调节,这就是道德意志的体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与锻炼,主要方式有:培养学生抗诱惑的能力;针对不同的意志特征采取相应的锻炼措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⑹道德行为的养成。
道德行为是受道德意识支配的对待他人、社会乃至自身的具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道德观念的外观,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由于个体之间道德行为上的差异,从教育的角度对不同的学生开展行为养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使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技能,训练道德行为规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