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心理成分。
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儿童道德的三水平阶段论:前习俗道德水平、习俗道德水平、后习俗道德水平。
4.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5.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认识包括三个主要的环节: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6.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个体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7.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一、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二、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三、伦理性情感体验。
8.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只有道德行为才使品德具有社会价值。
9.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概括了一条儿童道德认知阶段的总规律:儿童在10岁之前,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具体分为四个阶段:一、自我中心阶段(2—5岁);二、权威阶段(5—8岁);三、可逆性阶段(8-10岁);四、公正阶段(10-12岁)。(掌握)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