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小学科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已结束,2021下半年小学科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如下: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获取2021下半年小学科学教资面试真题及答案】
一、《茧中钻出了蚕蛾》
1题目: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茧中钻出了蚕蛾》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并配合适当板书;
(2)讲解清楚蚕蛾和蚕蛹的区别;
(3)有互动环节。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蚕蛾的结构和生活习性;根据昆虫的一般特征识别昆虫。
2.通过观察蚕蛾,对比蚕蛾和蚕蛹的外部特征,提高观察分析和对比归纳能力。
3.坚持不懈地观察和记录,体验科学的艰辛和乐趣。
教学重点:
蚕蛾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推测蚕蛾身体各部分是由蚕蛹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饲养的蚕现在是什么样子?
蚕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开启课题。
二、活动教学
活动一:观察蚕蛾
1.教师播放蚕蛹破茧而出成为蚕蛾的过程视频,并提出问题:
(1)蚕蛾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
(2)蚕蛾吃什么?怎么运动?
(3)雌蚕蛾和雄蚕蛾有什么区别?
2.学生观看视频,熟悉蚕蛹化蛾的过程,观察蚕蛾的形态结构特征,了解蚕蛾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小组讨论相关问题。
3.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教师针对性的补充。
总结:
(1)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无腹足。
(2)蚕蛾器官退化,不进食,用足爬行,不能飞。
(3)雄蛾体型较小,雌蛾体型较大;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衍后代。
4.教师展示蝴蝶、蚕蛾、蜻蜓等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其共同点,进而明确昆虫特点: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5.学生画出观察到的蚕蛾的样子,并展示自己画的蚕蛾图。
活动二:比较蚕蛾和蚕蛹的外部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蚕蛹和蚕蛾图,推测蚕蛾身体各部分可能是由蚕蛹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三、巩固练习
1 教师呈现蚕蛾的身体结构及习性等特征的表格,学生补充填写。
2.教师多媒体呈现多种动物的图片,学生辨一辨:图片中哪些是昆虫?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思考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
板书设计:略
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1.题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片段教学
2.内容:
(1) 试讲约10分钟,并配合适当板书;
(2)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多种方案,体会实际生活中选取最佳方案的的必要性;
(3)适当的师生互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讨论等形式,自行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太阳能热水器制作需要采取的不同材料和方案的可行性,完成制作后能够进行测试和调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之前了解过关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哪些知识?
2.教师引导小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既环保又节约能源。
3.想不想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给水加热呢?
引入课题——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教师板书课题)
二、活动教学
活动一:
设计一个能在15分钟内让200ml水升温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1.材料准备
教师拿出并课前准备的相关制作材料:
纸箱、锡纸、黑白彩纸、彩色、黑色布基胶带;塑料瓶及温度计套件、塑料软管及温度计套件,透明胶带、双面胶;木棍;纸板。
2.设计方案
初始方案1:
初始方案2:
初始方案3:
3.比较每种方案的简易程度及材料的复杂程度。
方案1:小纸箱1个、锡纸 1张、塑料瓶及温度计套件1套、黑色布基胶带1个;
方案2:大纸箱1个、锡纸1张、塑料软管及温度计套件1套、黑色布基胶带1 个;
方案3:大纸箱1个、纸板 2个、锡纸1张、塑料瓶及温度计套件1套、黑色布基胶带1个。
(1)指导学生思考选取的最佳方案。让学生小组讨论并且说明选取理由。
方案1:结构简单、材料少、易于制作;
方案2: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方案3:加热速度快。
(2)回顾研究过程。
①提出制作任务及要求;
②讨论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初始方案;
③综合各项因素选择一种方案。
活动二:明确并完善各组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A、B、C三组学生,进行组内分工合作。
教师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请同学们注意安全,规范使用工具;
2.如果发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在设计图上加以标注和修改;
3.如果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先自己思考解决方案,再寻求他人的帮助。
三、巩固练习
检测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1)同时测量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每间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变化。阳光照射15分钟后,记录水的最终温度,然后停止检验;
(2)根据数据绘制本组温度变化折线图;
(3)根据数据和折线图进行分析;
(4)总结:通过检测后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热水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发现了有可能影响水温上升的因素,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对热水器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回顾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过程。
2.根据今天自行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从中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进行改进。下节课互相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1,设计并选取制作方案;
2.检验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效果。
三、《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题目: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 试讲约10分钟,并配合适当板书;
(2)通过小组讨论,体会不同液体的溶解性的差异,并做好如实记录整理;
(3)适当的师生互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现象,理解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性差异。
2.小组观察、交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3.认识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 深化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
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高锰酸钾溶解实验
教师展示小魔术,提示学生注意观察。
(出示一杯水,在盖子的上面放点高锰酸钾,摇晃使高锰酸钾溶于水,变色)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目的:复习溶解的特征,让学生明确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是均匀的、没有沉淀物的、是不能够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
2.引入主题
教师:像高锰酸钾、食盐等固体物质能在水中溶解,那么如果把液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二、活动教学
1.实验前,分别准备每组学生的实验器材:烧杯、勺子、搅拌棒、胶水、醋、酒精、食用油,实验记录单;教师的实验器材:高锰酸钾、装有清水的玻璃杯、搅拌棒、洗涤剂。
2.出示实验液体:醋、酒精、食用油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组进行讨论,一起猜测实验现象。
3.分组实验,验证猜测
指导学生将事先准备的三个试管中,各盛入10-15毫升的水。
指定各个小组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的醋、酒精、食用油。
教师提示学生进行观察并回答问题:
(1)三种物质进入水中后的状态?
(2)三种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
(3)三种物质在水中是否可以溶解?
追问:醋和酒精的溶解与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 回忆上节课做过的实验现象,可以从如上的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完毕并填写记录单。
然后 ,分组进行汇报。
4.填写记录表
5.拓展延伸.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管怎么搅拌,油都不能溶解在水中,那油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当中吗?
教师演示:将少量液体(洗涤剂)倒入放有油和水的烧杯中,并充分搅拌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油被溶解了)
追问:知道我加进去的液体是什么吗? (洗涤剂)
可能出现的现象:首先变成乳白色的,久置之后,中间是一层乳白色的,下层是水,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解释原因: 把水性清洗剂倒入油里面,要么会把油溶掉,和油混溶。
三、巩固练习
根据学习内容,教师自行设计判断题,作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设置判断题
(1)只要是固体就能溶解在水中,而液体就不能在水中溶解。(错)
(2)醋、酒精虽然是液体但也能溶解在水中。(对)
(3)食用油也能溶解在水中。(错)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
有些不溶于水的液体,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五、布置作业
根据今天学习的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特点,回家后体验用洗涤剂帮助爸爸妈妈清洗油锅。
下节课互相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观察高锰酸钾溶解实验
2.实验器材
3.比较不同液体的溶解现象
资料下载>>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专项+教案模板+万能试讲话语
报考信息>>教师资格证面试考什么? 具体面试考试安排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还原面试情景现场,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试听课程>>
教资面试微信学习群 扫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