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有正迁移与负迁移;(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划分有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划分有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迁移的作用: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早期的迁移理论有: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现代的迁移理论有两种观点:一是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另一观点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3.迁移与教学。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真正有效的教学又必须依据迁移规律。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它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4.论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由于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可以说影响学习的所有因素都会直接、间接地对迁移产生影响。(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就是学生本身的一些能影响迁移的特质或状态,主要包括:①智力。智力对迁移的质和量都有重要的作用,智力较高的人能较容易地发现两种学习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及其关系,易于总结学习内容的原理原则,能较好地将以前习得的习策略和方法运用到后来的学习中。②年龄。年龄不同的个体由于处于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学习间迁移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有所不同。③认知结构。认知结构一般是指个人在以前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它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迁移的发生。④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一方面,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态度和心向影响他们把知识;应用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对学校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态度影响其学习和学习的迁移。⑤学习的心向和定势。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学习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消极迁移的心理背景。(2)客观因素:①学习材料的特性。那些包含了正确的原理、原则,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的知识以及能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的积极迁移。②教师的指导。教师有意识的指导有利于积极迁移的发生。教师在教学时有意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共同点,启发学生去概括总结,指导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或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迁移产生良好的影响。③学习情境的相似性。简单地说,学习的情境如学习时的场所、环境的布置、教学或测验的人员等越相似,学生就越能利用有关的线索,提高学习或问题解决中迁移的出现。④迁移的媒体。有时,两个学习情境并不能直接发生联系或产生迁移,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体才能使两种学习间产生迁移。此时,能否选择能引起正迁移的媒体会对迁移的发生和迁移的性质产生影响。
5.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为促进迁移而教学?(1)精选教材。要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必须精选。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即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以有助于迁移的产生。(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在宏观上,应将基本知识、 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意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总之,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体现迁移规律。(4)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使学习产生迁移且因迁移而产生积极的结果,还需要克服思维品质中的消极因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相关知识:
2011年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提示: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