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皮亚杰之后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吸取了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理论的精华,并把它加以扩展。他研究儿童品德心理的方法是:编制了九个道德两难故事(所谓道德两难故事,就是在一个故事中提出两个相互冲突而难以抉择的价值问题),让儿童听完故事后。进行判断并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以此判断其道德发展的水平。在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中最有名的是“海因茨偷药”。
有一位欧洲妇女患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可以挽救她。这种药造价非常高,药剂师要价2000美元,即10倍于药物造价的价格。病人的丈夫海因茨想尽一切办法只借到1000美元。他求药剂师,希望他把药卖便宜些,或者让他以后再还。药剂师回答说:
“不,我发明这种药就是要用它来赚钱的。”海因茨没有办法,他半夜里打碎窗户潜入药店,为妻子偷了一剂药,挽救了妻子的性命。
故事讲完后,向儿童提出一系列问题,诸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会受到惩罚吗?为什么?”等。但柯尔伯格实际上对儿童的决策并不太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儿童回答的理由,他认为这可以反映其道德推理的思维结构。通过这些精心设置的临床访谈,柯尔伯格发现,道德依照固定不变的顺序向前推进,依次经过三个水平,每个水平都包括两个明显的道德阶段。像皮亚杰一样,柯尔伯格认为,每一阶段都从其前一阶段发展而来并取代前一阶段;一旦个体道德推理的发展达到一个较高的阶段,它就不会再倒退到以前的阶段。
(一)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1.水平一:前习俗水平(0~9岁)。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阶段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会为了获得奖赏或达到个人目的而遵守规则。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
2.水平二:习俗水平(9~15岁)。
阶段三: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又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认为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认为道德行为就是让人高兴、给人帮助或受到别人认同的行为。根据人的行为意图对该行为做出评价。“他是好意的”是这个阶段表达道德认同的常用语。可以看出,阶段三儿童的主要目标是被别人看做一个“好人”。
阶段四: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根据别人的想法作出举一反三的思考,他们看重从法律中反映出来的公众意见。遵守合法权威制定的规则的行为就是对的。遵守法律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是相信规则和法律能够维持社会秩序。
3.水平三: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在此阶段,个体会把法律看作表达大多数人意愿、促进人道主义价值的工具。用于实现这些目标、得到公正执行的法律被看做社会契约,人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以牺牲人类权利或尊严为代价的强加于人的法律则被认为是非正义的,需要修改完善。
阶段六: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个体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这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抽象的道德原则超越了与之冲突的任何法律或社会契约。
阶段六是柯尔伯格对理想的道德推理状况的描述。但是,因为达到这一水平的人极少,而且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够前后一致地在这个水平上进行道德推理,后来柯尔伯格把它看做一种假设的结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要在阶段五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他们就会继续向阶段六推进。
(二)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简评
继皮亚杰之后,柯尔伯格试图描述不同文化中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他提出“不同文化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俗似乎很不相同,但在这些不同的道德习俗背后,却似乎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判断和评价形式。”①从这点来看,他的理论较皮亚杰的阶段论有所深化。同时,柯尔伯格还努力促使品德心理的应用性研究,强调教育是个极有利于发展的因素。柯尔伯格的理论观点与实践研究为西方的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许多人都以他的理论为依据,设计学校道德教育的大纲,编排教学活动计划,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②
但他的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研究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娴熟的交谈与询问技巧和对回答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同时这种方法在记分方面也几乎完全依赖评分者的知觉判断,客观性原则难免会受到影响;②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基于西方民主社会条件对人的道德发展进行研究的,虽然他与合作者进行了一系列跨文化的研究,但他并未完全考察生活在其他类型的社会文化中的人们的道德状况,也未充分考察那些注重精神生活或关怀倾向而不注重个人权利和公正的人们的道德状况,因此他的理论在适用性方面还不能被广泛承认;③柯尔伯格的研究样本全部是男性,他在男性被试的研究基础上,强调公平、责任取向的道德价值观基础,反映了性别的偏见,而吉利根等人在对女性研究中所发现的关于“体谅、关心”的道德感被柯尔伯格遗忘掉了。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