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或传媒途径完成的。
(一)教学形式
在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师就必须考虑使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说来内容决定形式,但好的形式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或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以下几种形式:
1.讲解的形式。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讲述概念、原理和事实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它能在较短时间内给学生较多的信息,而且教师能整合多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形式对介绍新主题或提供背景知识比较好,同时也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一般讲解是在一定感性的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上升到概念和理论水平。讲解能把教学涉及的信息以最系统的方式直接迅速地传授给较多的学生。讲解这种授课方式,是目前学校中常用的形式,但这种形式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往往处在被动地位,而且学生之间由于水平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会有较大的差异。突出缺点是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单向沟通方式,师生双方都不能对教学信息进行全面反馈。
采取课堂讲解这种形式时,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和组织好教材。在讲授的过程中,首先要创设情景,即激发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随后逐步导入主题。教师可通过界定、比较、举例等方法进行讲解,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如幻灯、录像等进行讲解,以使效果更加生动、形象。在讲解和演示时,要提示学生应该注意的中心,帮助学生维持注意,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最后,讲解和演示结束时,要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这节课讲解的主要内容。
2.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形式是指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以向学生提问题为主。这种教学形式的优点是,如果运用得当能大大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信息的双向沟通。但采用提问的教学形式对教师的要求往往较高:第一,教师的提问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要有针对性地提问题;第二,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能引起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的问题;第三,问题的难易要适当,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问的形式也存在一些缺点:它往往难以做到系统性,难以照顾全体学生。
3.小组的形式。小组的形式又叫蜂音学习形式,即教学时按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群体内通过交谈来学习。这种形式的优点:第一,是每个成员都卷人学习,有利于发展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第二,同学之间的交谈可以起到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的作用。但其缺点是不容易保持教学进度,也不能保证教学的深度;花费时间多,进度慢,也难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4.讨论的形式。讨论的形式是指教师按照有关论题呈现教材、组织讨论、得出结论。此种方法的优点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相互启迪、彼此促进、深化认识。其缺点是在年级较低或心理水平较低的学生中不便采用,缺乏有关背景知识,特别对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识不宜采用讨论式。比如对一门从未学过的学科是无法讨论的。
5.自习的形式。课堂自习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课程的预习、复习和练习,有时学生自学一些有关课程的内容。练习是课堂自习的主要形式,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重要教学形式和方法。课堂缘习首先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也就是明确进行练习的主要指导理论是什么、练习应达到什么要求。同时,练习难易要适度.过难过易都达不到练习的目的,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可以个人进行.也可以集体进行,还可以给学生辅助材料如电视、录像等,学生出现错误要及时予以纠正。最后要做好练习总结,在全班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保持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宏观的和思维形式的角度均可归人归纳和演绎的教学方法之中。
演绎教学法,就是教学时先对有关的概念下定义,或陈述有关的公式和原理,然后列举例证或让学生举例来加以说明。这是一个从一般(或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方法。演绎法的优点是有利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利于应付考试。其缺点往往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归纳教学法是先提供并让学生观察或操作所学的有关概念、公式或原理的具体实例,在比较和分析之后,得出有关概念和原理。归纳教学法的长处是。概念、原理等结论要在探索的最后才能得到。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十分有效。但也容易走弯路和缺乏系统性,而且比较花费时间。
上述两种教学方法,应当根据不同的学习者和不同的学习材料灵活采用,不能说某种方法绝对好,哪种方法绝对差。比如针对学生年龄小、年级低或所学内容较抽象,应考虑用归纳的教学方法;反之,对学生年龄较大、年级较高或所学内容较具体,则应考虑用演绎的教学方法。应当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上所述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如果教师能有机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就会发扬优点而避免缺点了。
(三)教学传媒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传媒即教学传播媒介,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的向学生运载传递信息的工具。如课本、挂图、录音、幻灯和录像等等。传媒的使用状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教学传媒的选择,一是要适宜,二是要有效。所谓适宜,就是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发展水平、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传媒。所谓有效,就是顺利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既省时间又能达到好的效果。
任何传媒都要作用于信息接受者的感觉通道,并作用于接受者的大脑。不同的传媒产生的效果不同。有的以刺激信息接受者的视觉器官为主,有的则以刺激接受者的听觉通道为主,还有某种传媒只限于刺激某个专一的感觉通道。同一感觉通道,即便接受同—刺激,可能效果也不同。比如教师的口头表述语言是以激发学生的听觉通道为主,但生动活泼、逻辑严密的语言比枯燥无味、思维零乱的语言往往能达到更大的传递信息的效果。电影、电视和幻灯片都是以激发信息接受者的视觉通道为主,但一般说来电影电视的效果比幻灯片的效果要好。再如。在音乐教学中同样使用录音机,但立体声效果明显优于非立体声教学效果。
多种感觉通道中呈现的信息有联系的情况下,同时给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通道的刺激,会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如果信息量多而超过一定冗余度时,双通道或多通道的呈现并不特别优越。当传媒在两种或几种感觉通道呈现的信息完全无关且信息量很大时,则会由于学习者难于接纳而降低教学效果。这样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中不能不予以考虑。
任何传媒以特定的符号为形式。符号形态可以分为语言形态和非语言形态两大类。一般说来,传媒以语言形态呈示的信息相对抽象,而以非语言形态呈现的信息则较为具体、直观。以
不同符号形态呈现教学内容对记忆有不同作用,以语言形态呈现的利于按程序回忆。以非语言形态呈示的则利于自由回忆。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符号应有所侧重,一般说来,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
教师要主动操纵、调控教学传媒,使教学速度符合学习者的接受情况。学生对信息进行整合,依赖于媒体的一定冗余度。所谓传媒的冗余度,就是利用传播媒介传输信息时,为使信息能够为学习者很好接受,留有一定空隙和空间,才能达到传播效果。比如说教师向学生呈现教材时时间不能太短,教师不能用急促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个原理一个原理地一直讲下去,应当穿插些事例,必要时还可做一些停顿,使学生有一个消化理解的机会。当然这种冗余度要适当,冗余度过小,造成学生过于紧张,应接不暇,没有喘息的机会,即使是对教材理解了也不能深入下去;冗余度过宽过大,也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注意力涣散。在教学传媒的使用中,应当恰当地设置冗余度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