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内容提要】
随着人类探索的足迹从地球延伸到宇宙,人们不仅可以登上月球在嫦娥生活的世界漫步,也可以借助仪器观察粒子世界的微妙,人们探索自身以外的世界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然而,人类也从未间断探索那浩瀚而神秘的内心世界,寻求解开心理奥秘的钥匙。人类的心理世界被称为“第二宇宙”,是极其复杂、奇特多变的。当我们学习了心理学这门学科时,将会对人的心理现象的认识日益走向深入,掌握心理学的实质及其变化规律。尤其是在校的师范生和未来的教师更应该关注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意义,从而提高理论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学习目标】
1.了解心理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2.识记心理发展过程的规律。
3.掌握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理论流派的观点。
4.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与作用。
5.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导小学教育教学实践。
6.结合现代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本章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问题,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任务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探求领域和研究对象。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简言之,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人们最熟悉、体验最多的现象,也是自然界复杂、奇妙的一种现象。人眼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人耳可以聆听旋律优美的钢琴协奏曲,人脑可以贮存异常丰富的知识,时过境迁而记忆犹存。人有“万物之灵”的智慧,人能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人还有七情六欲,人能通过活动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并在周围环境中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迹。
以上课时的情形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当我们听到声响,看到光亮,进而知道这声响是教师讲课声;当光亮是日光和灯光的融和时,感知觉现象便已发生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师提问的思考则是思维现象;而要记住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又涉及记忆现象了。教师讲到幽默之处,引发出学生会心的笑声,这是情感现象的外露;而到了饥肠辘辘的时候,我们仍坚持听课,毫不松懈,这是意志现象的外显。我们能一边听课,一边思考,一边记录,这是注意的分配现象。教师用精彩的讲课、鼓励性的话语来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动机的激励现象,而激发的效果既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有关,也与学生的理想、信念乃至人生观、世界观有关。有的同学急躁,有的同学耐心,有的同学活泼好动,有的同学内向文静,这是出于不同的气质特点。有的同学处世理智冷静,有的同学易于感情用事,有的同学则意志坚强,这是反映不同的性格类型。至于有的同学聪明伶俐,有的同学相对迟钝,有的同学记忆力特好,有的同学创造力特强,这都是不同能力的表现。虽说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大多是师生有自觉性和目的性的意识活动,但也会不时出现不知不觉进行的习惯性和自动化的动作、无意中的注意和识记,乃至口是心非、口是笔误的差错之类的无意识行为。至于课堂上学生能随时反省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认知策略,是自我意识在起着积极的作用。总之,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和各种知识.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人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分不开的。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认识心理的本质,发现其规律,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灵魂”和“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
思是“灵魂之学”。“灵魂”是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对它做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心理学思想。后来,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认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已的活动规律。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意“灵魂说”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的本质做出科学的说明。19世纪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应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了一个新台阶。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供了许多理论,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辨的方式,而逐步成为教育人、培养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进行人才选拔的科学依据,心理学这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而心理学则是带头学科。
人的心理现象千姿百态,我们如何着手具体认识呢?这就需要把心理现象作适当的区分,以便分门别类地、有条不紊地认识它。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流行观点是把人的心理现象看做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心理系统的描述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据此,有些人把心理现象划分为意识现象和无意识现象;有些人把人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事实和心理规律。我们采取的做法,是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三大范畴。
(一)心理过程
人的有些心理现象具有鲜明的报考特性,如记忆,从记到忆是个报考过程。而有些心理现象则是静态(稳态)特性明显,如性格,一经形成就相当稳定。心理过程这个专门术语就是对前者而言的。过程意味着流动、变化,故心理过程也称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涵盖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之类的心理活动。同时,人也必定借助于这类心理活动来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这类与认识密切关联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统称为认识过程。
人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会对人、对己、对事、对物抱有一定的态度(接受、拒绝等)并在内心产生相应的体验(愉快、厌恶等),这种态度体验是与情绪密切关联的,称为情绪过程。每个人有自己的情绪世界,而这情绪世界就是由喜、怒、哀、乐、爱、憎、惧等常见的情感过程构成的。
心理过程的第三个方面是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人在活动中自觉地确定目标并能规划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有时,你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但你必须决断;你面对重重阻力,但你必须排除;你面对强烈诱惑,但你必须克制。诸如此类心理现象,只有人类才具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情感的发生与深化、意志行为的确定与执行都是以认识为基础的,而情感、意志又会反过来影响认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同样,情感也会对意志行为产生动力作用,良好的情感会使个体的意志努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而意志行为又会有利于丰富和升华情感,尤其是经历过巨大的意志努力取得成功之后,更使个体获得新的境界上的情感体验,产生质的飞跃。
(二)个性心理
每个人通过各自的生活道路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在心理稳定地与他人区开来,心理学所言个性心理,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它包括三个子系统: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
个性倾向是什么呢?概括说来,它是一种内在的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人在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中,选择与舍弃什么、趋向与回避什么、追求与拒绝什么,等等,都取决于人有什么样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方面。我们应该知道,人是需要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如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人也是行动者,而行动是由动机推动的。人还是价值观的持有者,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权衡事物的主次、轻重与是非。价值的不同,足以使人们的个性倾向性和行为表现大异其趣。
个性结构中的另一个系统是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但这些稳定特征在形态上是不同的,其中,有些属于气质,有些属于性格,有些属于能力。从心理活动动力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称气质。从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称为性格。从直接制约工作效率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称为能力。简而言之,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可以归纳为气质差异、性格差异和能力差异。
个性结构中的又一个子系统是自我意识。它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自我意识有它的认识侧面(自我认识)、情感侧面(自我体验)、意志侧面(自我控制)。人们常常会问自己:“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这涉及的就是自我认识形式。人不仅认识自己,而且在体验自己,会自问:“我对自己满意吗?”“我能接受自己吗?”这就是自我验问题。自尊、自卑、自豪、自责等,是常见的自我体验形式。人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基础上,经常地问自己:“我怎样改变自己?”“我怎样闯过难关?”这涉及的就是自我控制问题。自强、自立、自主、自律等是常见的自我控制形式。由此可见,凡涉及人自我的各种心理现象,都可以通过自我意识这个系统加以研究。
(三)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它既具有心理过程的暂时性、可变性的特点,又具有个性的持久性、稳定性的特点。但心理状态不像心理过程那样短暂可变,也不像个性那样持久稳定,所以心理学把心理状态看做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中间状态。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是在一定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心理背景。
心理状态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它可以表现在知、情、意的任何一个方面。如好奇、疑惑、沉思,这是认识方面的心理状态;淡漠、焦虑、渴求,这是情绪方面的心理状态;克制、犹豫、镇定,这是意志方面的心理状态。研究、考察人的心理状态,不仅要描述其表现形态,而且要把握其具体成因,这样才有应用价值。
在现实的人身上,不论哪种心理现象都不会孤立地存在,人的心理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心理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如图1一1所示。
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心理学有共同之处,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即适于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小学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确定这一研究对象的主要依据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学习是学生的基本活动方式,也可以说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效果的好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只有客观、透彻地了解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种种心理因素及外在因素,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学与教的问题上,建构主义认识到,教学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知识的管理者,学生的学术顾问,学与教构成了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因此,适于小学教育的心理学必须以学和教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