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心理学辅导

2015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10.3小学教师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2月11日

第三节 小学教师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一、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学会人际关系的维护与调节技能,自觉克服人际关系的阻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人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运用某种方式进行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就会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这时候人际关系就形成了。也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必然结果。因此,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通过多种信息传递方式而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叫人群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当代社会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是错综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方法,可将人际关系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1.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按人际关系组成的纽带划分)。
  (1)血缘关系。血缘关系指以血缘为纽带而结成的关系。一般就是指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兄弟和姐妹的关系,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亲戚关系。血缘关系主要表现为家庭关系和亲属关系。有着血缘关系的人们拥有共同的财产,以情感、共同的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记忆作为纽带。从婴儿诞生的第一时间起,就产生了父子(女)关系、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祖孙关系等等。这种关系就是人际第一关系.是依据人的血缘这种媒介联结起来的关系。
  (2)地缘关系。地缘关系是指由居住在共同的地区而产生的人际关系,是通过地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邻里关系、同乡关系等。
  (3)业缘关系。业缘关系是由共同的工作和事业而构成的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师徒关系、同学关系等等。这种关系打破了血缘和地区的界限,而以职业为人际关系结
  的纽带。业缘关系有如下一些特点:①以职业关系为纽带。②后天获取的,是通过交往而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职业联系。③业缘关系具有阶段性或变动性。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地与不同职业的人发生联系,从而在不同时期内产生不同的业缘关系。④业缘关系具有合作性与竞争性。⑤业缘关系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日益增强,这是因为业缘关系是与社会生产、技术和职业分化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2.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按人际关系的内容划分)。这些关系不是独立存在的,一般来说,都是交叉表现的。经济关系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种关系。例如,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问、夫妻之间为家庭开支所发生的消费关系就是经济关系;工厂里厂长与工人的关系;学校里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都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指阶级关系、党派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法律关系是指人们根据法律规范而结成的关系。例如,民事法律关系、家庭关系等。
  3.首属关系和次属关系(按人际间交往的频率划分)。首属关系是指一种比较亲近的、经常接触的、来往密切的关系。如亲属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首属关系的形成有先天的,也有后天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次属关系是指一种比较疏远的、不经常接触的、来往不密切的关系。
  此外,按照人际交往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积极关系和消极关系;按照人际交往的发展程度,可以划分为良好关系、正常关系和障碍关系等不同种类。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我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相当深厚,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中,师生关系也在相当程度上濡染了血缘关系的色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例证。现代的师生关系具有与古代不同的特点。
  1.师生在教学上结成的授受关系。
  (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来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从掌握知识的角度看,教师是知识较丰富者,学生是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智力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师是经验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在授课方面比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作为授人以鱼(渔)的人,首要任务就是应该发挥这些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做到有求必应,不厌其烦。比如,有的老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讲课的,讲过几遍后,学生还是不懂,情急之下便当面叱责学生“你怎么这么笨”,这就是老师没有换位思考。教师给学生授课也是一种交往.不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永远也不明白对方需要什么。另外,教师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就是因为不懂才叫学生,如果全都明白了也就不必学习了。当然,传授知识并不是单项传输过程,它需要有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的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师生关系中具有不同思想、不同个性的独特个体,进一步使我们思索“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这个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2)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把事业心、责任感看做是好教师的首要品质,而学生首先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其中理解信任学生被认为是好教师的首要品质。这反映了师生在人格上平等关系的重要性。学生虽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因此,要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的互相促进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可是,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一位教育工作者真正的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
  2.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有新的教育观,即教师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该做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学从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视界,师生在各自的视界中进行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实现“视界融合”,达成相互理解。这种双主体的教育注重理解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使学校教育中的控制色彩消弭,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对话与交往的关系。
  (1)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敬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教师不再以“教师爷”的身份居高临下,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学生、点拨学生。教师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在这样的新型师生关系里,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错误加以指正。只有在这种平等的氛围里,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才能得到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想象的翅膀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情感不仅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剂,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支撑点。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情感来关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换回学生爱的回报。当师生心心相印、感情融洽时,教育事业就能闪现出动人的生命光彩,教学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情感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教师给学生以真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能对教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而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
  (3)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面对互联网大世界,面对这个大世界里汹涌澎湃、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网络面前人人平等。一个小学生甚至可以比一个年长的教授能够更加轻松地适应网络化的学习,更轻松地获取网络上的信息。当师生处在网络世界的同一起跑线上,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就变得十分自然了.教师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教师。
  案例分析
  李老师接手了一个新班级,在接班时他就知道有一个凌同学脾气特别不好。在和凌同学打了一个多月交道后,他和李老师之间还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冲突。有一天,凌同学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李老师非常生气,利用中午时间把他的父亲请来,在办公室进行了交流。下午,李老师已经上了将近5分钟的写字课的时候,凌同学进来了,没有喊报告,而且嘴里还骂骂咧咧的。于是李老师就说:“你怎么搞的.来迟了不喊报告,而且还发出不该发出的声音。”只见凌同学歇斯底里的开始发作了:“怎么了,我就是要迟到。”“我就是要打人。”“都怪你把我那该死的爸爸找来,他打我,我就去打别人。”李老师又教育他几句之后,只见凌同学一激动将桌子给掀了,拎着书包拔腿跑出了教室。李老师在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才知道,原来凌同学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但是平时父亲、母亲也还都管着他的学习。他父亲脾气比较暴躁,而且他的母亲也经常在他面前说他父亲的不是。当上了五年级以后,他对父亲的教育比较反感,对父亲也比较痛恨。
  从案例中看出,本来李老师和凌同学还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冲突,但是由于李老师一次很随意的家长交流,使凌同学和李老师之间产生了一次大的冲突。冲突的原因主要是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没有取得家长的最好协作。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